(记者赵莹莹)历时300多天,一座专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而生的训练“大本营”终于在百年老厂房内露出真容。昨天,拥有与国家速滑馆同等规模冰面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速滑馆整体亮相,即将于9月28日投入使用,这也是首个投用的冬奥配套工程。
从东三环一路向西,到了丰台长辛店,一组工业风浓厚的建筑群,便是北京现存唯一的百年老厂——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即“二七厂”。“二七厂”的西南角,夹杂在几栋老砖楼中间的,就是国家队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训练“大本营”。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配套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国家队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训练“大本营”。
基地总建筑面积约5.86万平方米,包括速滑馆、轮滑馆、职工宿舍和康复医疗中心(游泳馆)。其中率先开建的速滑馆大有来头,就像是北五环国家速滑馆的孪生姐妹,科研基地内的速滑馆拥有与“冰丝带”同等规模、同等工艺的1.2万平方米冰面,也秉持着相同的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呼吸”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速滑馆内有三块冰,一块400米标准速滑大道冰面,和两块1800平方米标准短道速滑冰面,同样满足奥运会比赛要求。
”施工方北京城建北方集团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项目生产经理张双尧介绍。记者眼前,一栋方正的立方体,便是刚刚整体亮相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速滑馆。速滑馆的外立面就像是用一粒粒小石子铺装出来的,望着有种自然的颗粒感,但其实,这是一种仿照石子效果的“真石漆”,涂刷在了岩棉之上。馆内,灯光、空调、LED大屏等各种设备都已经安装调试完成,1.2万平方米三块冰面的冰面基础和制冰系统已经全部就绪,就等待9月20日启动最后一道“浇冰”工序。
和其他冬奥配套工程类似,可持续发展也是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速滑馆的建设理念。老厂房的82根旧钢柱变废为宝,成为新场馆支撑结构的一部分,节约钢材约400吨。此外,未来场馆办公用房里的家具,也全部是来自“二七厂”的旧家具。
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推进,2018年3月,百年“二七厂”告别制造业、正式停产,并开启转型的新征程。2018年,“二七厂1897科创城”已经开业。本月底,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速滑馆也将投用。
未来,老厂房将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创新产业园区。
本文来源:天博官网-www.tahoeinclinere.com
资料图 在盛夏八月的田径场上,运动员们争相顶着骄阳比赛,如果此时需要一跃而进泳池之中“扑腾”,不会是怎样一种畅爽的体验。在第十三届全运会田...
北京时间11月4日(周五)凌晨02点00分(英格兰当地时间11月3日18点00分),2016-17赛季欧联小组赛A两组展开了第4轮的一场比赛,曼联做客伊斯坦布尔的萨拉...
北京时间11月27日凌晨3点45分,2016-17赛季意甲联赛第14轮的一场焦点战将展开,AC米兰在客场对阵恩波利。最后凭借着拉帕杜拉在上下半场的梅开二度以及苏...